随着我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充电需求快速增加,充电基础设施在规划建设、运营服务、发展促进等方面的问题逐步显现,特别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与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逐渐增大。我市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立法,在今年两会上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资料图)
百姓心声:公共充电设施发展不均衡亟待完善
家住三中路的市民许女士反映,在三中路柳州恒达巴士股份有限公司门口,安装有几个充电桩。可她经常发现有车辆不充电却停在充电车位上,将充电车位当成了停车位。
记者走访发现,我市不少地面公共停车场内建设的充电桩,也常出现被占用的情况。如东堤路壶东大桥旁停车场,就经常有车辆停在充电车位上却不充电的情况。
车辆不充电也占用充电车位
市人大代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黄中表示,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新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比已经超过50%,个人和公共充电设施累计已有4万多个,“十分钟充电圈”柳州模式基本建成。
景秀园西区建设的新能源充电桩(资料图)
不过,在每年开展的城市“体检”工作中,新能源汽车充电难仍然是市民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从调查分析来看,新能源汽车充电难已不仅仅是设施数量不足的问题,更多的是涉及设施分布不均、运行不正常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我市进一步去研究解决。
市政协委员、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竞表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还要不断健全,满足多样化需求。
“汽车充电宝”正在给新能源汽车充电(资料图)
两会热议:构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保障体系
市人大代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练朝春表示,做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要以商业为引领,倾听用户声音,加强产业链融合创新,让设施建设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
市人大代表、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吴珊珊表示,将在产业链延链补链的基础上,深挖充电应用场景创新潜力,推动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和新能源汽车下乡两大任务“齐步走”:到2025年基本实现充电基础设施“村村全覆盖”,各县城至少建成一座可为20辆以上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综合服务的大中型充电站;新能源维修力争推广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12177辆,公共领域新增车桩比基本达到1.5∶1。打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升级版”,建设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新能源充电桩停车位(资料图)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李俊说,市人大常委会从2022年起就着手谋划《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条例(草案)》立法工作,这是我市在新兴领域开展的一次创新性、探索性的立法,将从规划建设、运营服务、发展促进等方面进行立法,为我市构建安全、便捷、高效、智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保障体系,助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