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主要通过充电和换电两种方式来补充能源,其中通过通过充电桩直接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是主要的补能方式。
充电桩根据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口的输入电流形式、充电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受制于车载充电机的功率,一般交流充电的功率较小(7kw以内),充电时间较长(慢充),桩体较小、安装灵活。直流充电桩通过充电模块,将交流电转换为可控可调的直流电,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可输出高电压及大电流,满足快充需求,其桩体较大、占用面积大。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规模化、高质量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充电桩需求也得到了释放,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高速增长。然而,在充电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车主 “充电焦虑”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充电难、找桩难等问题成为了车主的普遍困扰。
针对充电行业发展过程中用户充电痛点,需要政府、运营商和主机厂三方协同共建,共同推进行业高质发展。一方面政府需加强行业监管及完善管理指导措施来维稳市场秩序,促进市场良性竞争环境,避免寡头、肆意调控价格等情况;另一方面,运营商和主机厂可协同合作完善充电服务,以实现资源共享、成本共摊,通过差异化服务形成竞争优势,探寻探索新盈利模式,同时加大电池技术研发,发展超充、高压快充等方式提升补能效率,优化用户充电体验,让用户充电更加方便快捷。
作为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市场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全球充电桩规模可达千亿元。我国充电桩的装配制造企业数量众多,技术门槛比较低,产品同质化程度较为严重,具备核心零部件充电模块、直流充电桩、充电桩运营垂直整合能力以及获得海外市场认证的企业发展前景较好。